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上海发放25万家庭应急包 引导市民增强自救意识

来源网址:http://www.dghwsj.com/

  今天是“5.12”全国防灾减灾日,也是本市民众防护集中宣传活动的最后一天,市民防办公室、市妇联、市红十字会在浦东花木休闲广场举行向本市25万户家庭免费发放家庭应急包启动仪式。

  去年10月,根据本市部分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的议案,市民防办公室、市妇联、市红十字会三家单位共同提出了“向本市25万户家庭配置家庭应急包、开展应急逃生培训”的设想。最近,经市政府批准,这项工作被纳入了今年市政府实事项目。

  年内,各区、县民防办公室、妇联、红十字会将共同组织落实应急包的配发及相关培训工作,并指导部分社区开展相关应急逃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。

  “应急包”并不神秘

  乍听起来,“家庭应急包”显得神神秘秘。其实,这个小包里装的东西既没有太多的高科技含量,也不是市场上买不到的稀罕物件。可以说,都是些“想不到、用得上”的东西。说它们“想不到”,是指:很多市民不清楚在各种紧急情况下到底需要什么东西;说它们“用得上”,是指:很多看上去不太起眼的小东西,在应急情况下往往会是“救命稻草”。

  去年,记者在采访本市首届“社区民众防护运动会”时,收到了上海市民防办公室赠送的“民防应急包”。包看上去很小巧,约有A4纸的一半。包里有:多功能小锉刀;集口哨、指南针、温度计于一体的多功能微型手电筒;还有纱布、酒精消毒棉、红药水、清凉油等常用药品;最后,还有一小包压缩饼干。

  就拿小小的口哨来说,很多市民不会理解它的特殊作用。打个比方:如果遇到地震或建筑物倒塌,人被埋压受困,如果扯着嗓子大叫救命,不用一会儿就会精疲力竭;但是,吹口哨所消耗的体力小很多,尖锐的哨音也很容易引起外部救援人员注意。

  其它物件的作用,就不再这里一一介绍了。可以设想,这只小包平时放在抬手可及的地方,在突发情况下,抓起这只应急包拔腿就走,安全几率、生存几率可能会大大提高。

  据了解,这次市政府配发的“家庭应急包”比上面介绍的的“民防应急包”更大,装的东西更多。听说,包里还会有手摇发电的收音机应急灯、逃生绳、反光标记等等。

  不搞全面配发 重在引导

  据了解,“家庭应急包”里的物件,大都为常用药品或其他简易逃生器材,成本不高,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,应该不会超过300元/只。如果每个试点家庭配发到1只“家庭应急包”,25万家庭也仅仅占全市家庭总数的5%左右。这里也许有网友会问,既然市政府为了大力推广世博,能向全市每户家庭赠送200元交通卡加一张世博门票,那为什么差不多成本而又管用的应急包,不也搞全市所有家庭免费配送呢?

  其实,以上海市的财力,为每户家庭、甚至是每位市民都配发一个“应急包”也不会存在困难。但是,应急减灾安全从来都不是靠金钱买来的。这里不妨断言,如果一位公民的应急避险意识淡薄,即使免费送他十个应急包,也不会起到丝毫作用。比方说,公民个人的应急联系卡(记载自己的血型、药物过敏情况、病史等),不可能由政府部门代为填写;自己的常用药品,只可能由自己准备;应急食品——比如饼干什么的,还是要靠自己常换常新,……公民若没有强烈的应急避险意识和自主行动,再好的应急器材也只能是摆设。

  记者认为,如果这批应急包的发放,不但提高了25万户上海家庭的应急避险能力,更有效唤起了广大市民的应急避险意识,从“政府要发应急包”变为“市民想要应急包”,这件市政府实事项目才算收到了最大的社会效益。

  300元左右一只的应急包,对政府不算困难,对普通的上海家庭也不会是什么负担。如果市民感到这一小笔开销,是真正值得的,不妨自己动手准备吧。

  软件比硬件更重要

  平时配置些应对突发情况的“硬件”固然重要,但“软件”更是不可或缺。记者说的这个“软件”是指:每个市民都应该具备的防灾救灾意识;有条件的话,再学一些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。上面介绍的这个市政府实事项目,有关部门不但要发一些“硬件”,其实,更注重开展减灾培训的“软件”建设。试问,一个人没应急减灾的意识和技能,身边却有一大堆应急器材;另一个人也许身边的“硬件”不多,但有逃生避险的意识和能力。遇到同样的紧急情况,哪个人会更安全呢?答案是不言自明的。

  提高城市的安全管理水平,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,建设更专业的防灾救灾队伍、配备更精良的应急救援器材;另一方面,也需要广大市民家庭增强应急防灾意识、提高自救互救能力。只有双管齐下,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安全。